分界洲岛旅游区是中国首家海岛型国家5A级景区。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2月1日,晚风轻拂,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县城,美丽的陵河缓缓流淌,倒映着璀璨灯光。陵河两岸,高楼鳞次栉比,宽敞的道路车水马龙,市民广场一片欢腾……
“30年前,我还住着瓦房,走着泥路,现在住着楼房,走的是柏油路。陵水越来越像个大城市了。”陵水居民胡发东颇为感慨。
30年,只是时空长河的一瞬,但对陵水而言,与年轻的海南省一块成长的历程,满是奋斗的足迹,有艰辛更有辉煌。
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陵水黎族自治县,从此陵水踏上了民族自治的崭新征程。30年来,这个诞生过海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恰好处于海南气候南北分界线(分界洲岛)以南的地方,伴随着海南特区的政策利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开发的火热,经济迅速起步。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光辉,陵水历届县委、县政府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密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奋勇拼搏、砥砺前行,谱写了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文明进步、民族团结和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辉煌篇章。
2010年,海南启动国际旅游岛建设。跟随全省步伐,陵水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启动新一段征程。分界洲岛、清水湾、椰田古寨分别评上5A、4A、3A景区,全县游客接待量在2016、2017年分别突破300万、400万大关。在清水湾等三湾,高端楼盘、酒店密布,房地产与旅游结合得更加紧密,清水湾内还有亚洲最大的游艇码头,清水湾每年春节能迎来逾10万人次游客。
坡村位于文罗镇东北部,距镇区6公里。坡村是一个生态黎村,也是琼崖最早准备建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还是中共陵水县委第一任书记黄振士的故乡,然而,这个坐拥丰厚革命文化资源与优越自然条件的黎乡,却因缺乏宣传而鲜为人知。近年来,坡村借红色资源打造旅游乡村,村民纷纷吃上“旅游饭”。
不息的陵河,挺拔的吊罗山,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而立之年的陵水,将继续实施“生态立县、创新兴县、智慧强县”三大战略,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宏伟蓝图下,继续书写奋斗新章。
陵水圣女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2015年、2016年冬交会期间获得“十大最受欢迎农产品”冠军,2017年获评海南农产品十佳区域公共品牌。
近年来,陵水加强圣女果农业品牌培育,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和生产,积极推进GAP标准化种植,进一步提升陵水圣女果的品牌声誉。目前陵水圣女果全县种植达7万多亩,年产值20亿元,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一大产业。(节选自海南日报)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