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起设立的“5·19中国旅游日”以特色鲜明的主题、广泛的参与性和普遍的惠民性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旅游业每年一度的重要节日。为推动“中国旅游日”成为全域旅游发展成果的展示日和宣传日,今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的主题定为“全域旅游,美好生活”。全域旅游,越来越多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海南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示范省,承担起为全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先行探索的重任。两年来,从城市到乡村,从传统产品品质提档升级到旅游新产品开发,我省愈发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对接了人们广泛多元的旅游需求,也释放了我省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
顶层设计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2016年1月在海口举行的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吹响了海南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号角。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海南是我国旅游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海南旅游浓缩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也代表旅游发展的方向,选择海南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紧迫性。2017年10月,省政府召开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推进大会,进一步明确全域旅游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形成了高位推动的工作态势。
“省政府印发了有关全域旅游的规划、工作导则、认定标准3个顶层设计文件,为全省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省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创新,各市县均成立了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或旅游产业联席会议,海口、三亚、儋州、万宁、琼海、陵水、保亭、定安、昌江、东方10个市县初步完成“l+3”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海口、儋州、万宁、琼海、陵水、保亭、澄迈7个市县已挂牌成立旅游信息与数据中心。
去年,省旅游委组织的5个工作组对12个首批全域旅游创建市县开展初步验收,形成验收评估报告,同时督促各市县加快整改提升,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
激活全省旅游“细胞”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我省以“点、线、面”谋划全域旅游:以精品旅游城市、旅游综合体、特色旅游小镇、美丽乡村、特色街区为“点”,6大省级旅游园区、三亚亚特兰蒂斯等旅游综合体、琼海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三亚亚龙湾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旅游公路、旅游绿道为“线”,交通沿线的服务配套设施更加完善,2017年建成了龙桥等多个高级旅游服务区,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餐饮购物、应急救助等服务,各市县骑行慢道建设也加快推进;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为“面”,入岛设施持续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点、线、面”建设迈上新台阶,极大拓宽了海南旅游发展空间。
“‘人民骑兵营’在2016年1月开营,我们赶上了全域旅游建设的东风。”海南人民骑兵营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忠说,依托火山口等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民骑兵营逐渐探索出健康骑行、拓展训练、本地村嫂农家菜、民宿等多项服务,吸引了大批骑行游、亲子游、乡村游的市民前来休闲度假、参观旅游。
“日月同辉满天星、全省处处是美景”。对于游客来说,海南既有“满汉全席”,也有“农家小炒”——有高端大气的高星级酒店,也有价廉物美的农家客栈,既有亚龙湾、海棠湾等国际化的高端旅游度假区,也有接地气、有人气的风情小镇、美丽乡村……我省旅游态势由景区景点旅游模式逐渐走向全域旅游模式,承接着大众旅游的旺盛需求,释放了巨大消费潜力。
全民共享全域旅游发展红利
旅游产业的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实现了全域共享。
“基本工资加上奖金,平均下来每月能拿到5000多元!”王春玲是人民骑兵营负责农家菜的本地村嫂,有一手好厨艺的她原本只是海口市石山镇美社村的普通农妇,如今也吃起了旅游饭。
旅游旺季,忙碌的不止王春玲。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寒村,村民开起的农家乐、民宿吸引着城里人自驾到此感受着“海拔最高黎族苗族村庄”的魅力。村民从山中采摘的野蜂蜜、野灵芝、野生铁皮石斛等山货也成了热门的旅游商品,学技术、搞养殖、开饭店等悄然成为村民的迫切需求。曾经的贫困村什寒村变成了“最美乡村”,全村年人均纯收入早已过万。远在大山中的琼海市会山镇加脑村,不同口音的游客你一言我一语地挑选着苗绣制品、土鸡蛋和野蜂蜜,身穿苗绣的阿哥阿妹不仅是导游,还是老板,熟练地向游客递上名片……
在当地干部们看来,更令人欣喜的是,村民们尘封已久的发展意愿豁然激发,村民自力更生谋发展致富的信念更加坚定。海南的青山绿水,正在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