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讯
未来5年,乡村如何振兴,就看这个了!
发布时间:2018-09-27 14:31:47 点击量:190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规划》正文3万余字,共分十一篇三十七章,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贯彻实施好《规划》,对于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矛盾,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近段时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讲话。

  9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9月22日,在我国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习近平强调,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4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希望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印发后,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第一时间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解读。

  “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战略作了部署,而《规划》则是实施战略的具体指南。”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编制《规划》,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也可以为各地区各部门编制好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提供指导,进一步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地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姜长云在接受采访时说。

  “从党的十九大开始,我们就提出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变过去要素单向流动的现状,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我认为这是《规划》最大的亮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政策研究院院长范毅表示,目前正是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体制机制的基础期,未来5年如若打下好的基础,对于“三农”领域,乃至整个中国的改革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指出,《规划》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从城乡融合发展和优化乡村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两个方面,明确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的新定位,提出了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新路径和新要求。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

  一谈到乡村振兴,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城乡差距。当前,农民进城还是大趋势,我国城镇化水平还处在上升期,而乡村振兴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参与。对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规划》也作出了详细说明——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我国地域广阔,之前城市的发展确实促进了‘三农’领域很多问题的解决,但是城市自身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城市病’,这些问题也给农村带来了冲击和负面影响。”李国祥详细分析说,双轮驱动正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统筹起来发展,相得益彰,对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双轮驱动’,有利于将积极提升以城带乡能力同重点培育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结合起来,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规划》不仅注意统筹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还较之前更加重视‘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姜长云说。

  分类有序,不搞“一刀切”

  记者注意到,《规划》提出“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姜长云对此感慨颇深,他说:“我国空间广袤,人口众多,资源禀赋、人口结构、历史文化、发展基础,特别是城乡关系、‘三农’发展的区域差异较大,会对乡村振兴态势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丰富我国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形成不同模式互动发展、优势互补、和谐共存,为打造各具特色的‘富春山居图’添色加彩。”

  前不久,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曾随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朱家峪村进行调研。朱家峪村分为古村和新村,其中,古村充分发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朱家峪的知名度和交通区位优势,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伴随闯关东主题文化展馆、动态体验馆、齐鲁知青之家的建成,极大地丰富了朱家峪古村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提高了朱家峪村的美誉度,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而来,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为了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本地的乡村振兴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份会同农业农村部组织了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地方规划编制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文跃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战略影响深远,难度大、任务重。山东省在编制规划时,充分考虑到了山东的实际情况。山东是农业大省,有责任也必须在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前列。”

  《规划》部署了今后5年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的多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并设计了乡村振兴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和具体评价标准,是乡村振兴未来发展蓝图和主要任务的直观体现,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约束性或预期引导功能,有利于明确工作重点和发展导向。”姜长云具体分析说,“约束性指标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较大,应该通过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有效运用行政力量,是确保到2022年必须达到的指标,同时,也是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必须优先考虑的工作重点,带有政府向社会庄严承诺的性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规划》围绕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从五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尊重农民意愿。三是强化规划引领。四是注重分类施策。五是把握节奏力度。

  今年年初,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周三大讲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轮训讲座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吴晓表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从耕读传家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我们每一个人都与乡村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乡愁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情感记忆。希望大家都关心农业、关注农民、关爱乡村,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中国发展网

打印 】 【 关闭
关于海居 | 商务合作 | 诚征英才 | 法律声明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服务中心 | 联盟团队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2012-2015  HAIJUWANG.COM  海居网  版权所有 琼ICP备13002279号-1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007-9903 周一至周日 9: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