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海南人可享这些红利
发布时间:2021-02-02 17:58:48 点击量:240次
2月2日上午,海南省新闻办举行《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点解读新闻发布会。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綦树利在会上就《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相关问题答记者问。綦树利表示,“十四五”时期,海南重点发展任务共有14项:初步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本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推动“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全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统筹发展与安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落实阶段性重点任务形成早期收获的关键五年。
綦树利在会上介绍了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核心目标、“十四五”时期的核心目标、“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任务:
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核心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自由贸易港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成为在国际上展示我国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靓丽名片。
“十四五”时期的核心目标
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15%,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50亿美元,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南繁、深海、航天三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6%。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海口、三亚等中心城市能级提升。“海澄文定”“大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细颗粒物(PM2.5)浓度降至11微克/立方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1.5年,人均预期寿命81岁。法治海南、平安海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任务
一是初步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包括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落实自由贸易港税收政策、有序推进要素自由流动、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二是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包括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展高水平外向型经济、推动与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联动发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三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智慧海南”、高质量建设重点园区。
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包括打造三大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完善开放创新体制机制。
五是基本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包括积极拓展旅游消费业态、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提升海南旅游国际化水平。
六是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包括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建设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打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
七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包括培育壮大更具活力的市场主体、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强地方财政和金融改革创新。
八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强做优热带高效农业、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深化农村农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九是促进区域协调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海洋强省战略。
十是推动“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包括建设海岛型绿色智慧水网、打造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气化海南”建设、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五网”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
十一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包括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建设清洁能源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十二是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包括打造国际教育创新岛、加快健康海南建设、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十三是全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包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文化体育产业体系。十四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包括强化法治海南建设、建设平安海南、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海南将实现“2+4+N”的区域发展格局
问:坚持把全岛作为大城市、大景区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具体如何理解?
答:规划提出坚持要把全岛作为一个大城市,大景区来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这就贯彻了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推动形成“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中部山区生态保育”的发展格局。具体说来就是“2+4+N”的区域发展格局。“2”为“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大三亚”旅游经济圈,“4”为海口、三亚、儋州、琼海四个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N”为县域、城镇等。这是在“多规合一”改革后,根据资源、环境、人口、发展基础和趋势等,历届省委、省政府不断研究深化确定的发展格局。规划还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实施海洋强省战略。
为支撑自由贸易港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将持续推动“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具体包括:建设海岛型绿色智慧水网,基本建成海岛型水利设施网络骨干工程;打造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打造全岛环形坚强主网,全省户均停电时间力争降至3.5小时,重点园区降至5分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主要客货源地海空航线密集直达,建成“全岛3小时交通圈”和“海澄文定”、“大三亚”1小时通勤圈;推进“气化海南”建设,实现“县县通管道”和城乡燃气全覆盖;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建设5G全域覆盖示范省,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海南孩子可以获得更优质教育
问:建设自由贸易港,海南老百姓可以共享哪些成果?
答:《规划》的中心思想,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十四五”规划老百姓可以共享哪些成果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免税购物方面。正面清单内进境商品,本岛居民免税购买。教育方面。引进3所以上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琼独立办学。引进40所以上国内外知名高校在琼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继续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和重点园区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50%的县(市、区)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55%。新建4-5所高职院校、1-2所本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总体说来,海南孩子可以获得更优质教育。医疗健康方面。打造全球“全健康”先行先试实践范例。建设国内一流省疾控中心,建强建优区域、市县级疾控中心。实施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计划。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1岁。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完成所有公办中医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通过这些方面让老百姓获得更多优质的医疗服务。文化体育方面。推进市县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乡镇文化场所建设,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场)全覆盖。此外,将加强本地居民就业,建设安居房25万套,加快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
五大举措使海南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问:海南在“十四五”时期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海南在新发展格局中应该找准什么样的定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十四五”规划提出,海南要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连接和交汇点,使海南不仅成为物理层面的“中转站”,还成为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炉”,这是我们把自己的定位。如何使海南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我们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
具体包括:一是促进消费提质升级。着力打造免税购物、国际医疗、留学海南三大品牌,吸引我国居民海外消费回流。二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发挥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实施投资新政三年行动方案。三是发展高水平外向型经济。发展以“零关税”为主的多业态货物贸易,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商投资量质齐升。四是推动与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联动发展。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深入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联动发展,促进形成海南融入新发展格局若干战略连接。五是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国际航空航运枢纽,更好服务博鳌亚洲论坛,推动海洋等领域合作。
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问:初步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有哪些重点工作?
答:“十四五”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落实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总体方案的阶段性任务,也就是到2025年,完成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阶段性任务。那么2025年,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一个标志性的目标,就是要初步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围绕这一目标,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安排,主要是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力争实现更多早期收获。一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二要有序推进资金、人员、运输要素自由流动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三要落实、推动自由贸易港“零关税”、简税制税收政策,四是优化口岸布局,适时设立“二线口岸”,五是建立健全全岛封关管控体系。
问:围绕自由贸易港建设,“十四五”将突出哪些领域改革?
答: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所以我们的“三区一中心”,其中就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所以改革在“十四五”规划中,我们也作为一个重点来强调,主要包括:
着力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原则,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为导向,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重点推进“零跑动”改革,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此外,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围绕海南本土的国有企业如何做强做优做大?规划提出,优化国有经济布局,聚焦主业主责,聚焦三大主导产业,聚焦基础设施,聚焦民生领域来调整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布局,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另外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方面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此外还提出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强地方财政和金融改革创新。
推出标志性工程 打造生态文明的海南样板
问:“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标志性工程?
答:“十四五”规划提出,我们要继续保持生态环境在全国领先的优势,打造生态文明的海南样板。那么“十四五”期间,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推出哪一些标志性的工程呢?我给大家列举几个方面: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保护工程、碳排放提前达峰工程、“禁塑”成果扩大工程、清洁能源汽车推广工程、装配式建筑发展工程、垃圾处置提升工程、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
到2025年海南旅游准收入要突破1800亿元
问:“十四五”期间海南如何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如何更好地促进海外消费回流?
答:“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基本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也就是说到2025年我们要实现基本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坚持把全省作为一个旅游景区来规划,提出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这个在全国是没有的,全域旅游示范省是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的,我们规划提出要十二个市县实现全域市县的创建,才能实现全域旅游示范省。为此,规划提出:一是积极拓展“5+8”的旅游消费新业态,如海洋旅游、生态旅游、会展旅游等一系列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消费新形态;二是要从“点、线、面”完善全域旅游环境;三是提升旅游的国际化水平,这些方面我们也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总的来说我们要形成“处处有旅游,行行加旅游”的全域旅游的格局。我们提出到2025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要达到1.1亿人次,旅游准收入要突破1800亿,要努力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加快形成“3+3+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问:海南提出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时期有哪些举措?
答:大家知道海南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中,服务业占了大头,“十三五”末我们的服务业占的比重大概是60%左右,那么“十四五”我们围绕服务业方面作了哪些规划呢?具体包括: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打造国际设计岛等。到202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4%。高新技术产业是海南下一步需要加快培育壮大的产业,“十四五”规划提出了“3+3+3”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格局。所谓“3+3+3”,第一个“3”就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个“3”是加快培育以南繁、深海、航天等“陆海空”为主的三大未来产业;第三个“3”是优化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高端食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我们GDP的15%。
问:科技创新是海南最大短板,“十四五”时期有哪些突破性举措?
答:中央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那么海南在“十四五”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也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规划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了很多突破性的举措,因为不突破不行,我们提出了要打一场科技的“翻身仗”。围绕这个目标,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量化的指标。比如我们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2020年的0.58%提高至2025年的1.6%,照此测算,投入年均增速达到34%,为此,需在调整产业结构和科技促进社会进步方面有新成绩,在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方面有新突破,在培育以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方面有新作为。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3000家。规划也提出要打造三大科创中心。总的目标是建设“一省两市三高地”。所谓“一省”是我们要争取创建科技创新示范省;“两市”是要重点打造海口、三亚两座科技创新城市;“三高地”就是要打造深海、南繁、航天三大科技创新中心,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海南的科技创新有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此外,怎么样建设技术创新的体系,如何打造一批科研的实验室、科技创新的平台,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以及完善科技的投入,科技成果的转化,也提出了一些举措。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希望在2025年海南的科技创新能够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