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快讯
官宣!海口跻身“国际交通枢纽城市”,未来海南交通大爆发!跨海高铁2025年通车!
发布时间:2021-03-03 09:17:21 点击量:1361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编制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保障国家安全,支撑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谁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根据规划,未来中国将建设面向世界的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建设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集群,除了众所周知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外,还有成渝双城经济圈。

20个国际性交通枢纽城市则包括:

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厦门、郑州、武汉、海口、昆明、西安、乌鲁木齐。

与十三五交通规划相比,这一次有5个城市首度跻身“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南京、杭州、沈阳、青岛、海口。

南京、杭州,本就是长三角的交通重镇,能够入榜是在意料之中。沈阳则是东北地区传统的大区中心,也是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力竞争者,未来的国际交通枢纽地位只会更为凸显。

青岛的交通区位不算突出,但要注意一点,随着RCEP自贸区落定,中日韩自贸区离落地已经为时不远,青岛作为国际交通枢纽的地位自然得到提升。

海口,同样不令人意外。要知道,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早已升级为国家战略,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作为中国最大的自贸区的省会城市,海口的交通枢纽地位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推进重点区域交通运输统筹发展,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并将海口市列入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旨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21世纪中叶。

《规划》强调要推进重点区域交通运输统筹发展,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6条主轴、7条走廊和8条通道,其中西部陆海走廊路径1为西宁经兰州、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湛江至三亚。

《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其中海口被列为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规划》还提出要推进一批国际性枢纽港站、全国性枢纽港站建设,其中洋浦港被列为国际枢纽海港。

    

《规划》还提出要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强化国际航运中心辐射能力,完善经日韩跨太平洋至美洲,经东南亚至大洋洲,经东南亚、南亚跨印度洋至欧洲和非洲,跨北冰洋的冰上丝绸之路等4条海上国际运输通道,加快发展邮轮经济。同时,依托国际航空枢纽,构建四通八达、覆盖全球的空中客货运输网络。

实现“海澄文定”“大三亚”经济圈内1小时通勤

贯通“丰”字型+环线路网,实现全岛3小时通达

打通海南高速连接全国高速网“最后一公里”

形成“四方五港”现代港口群

美兰机场三期扩建,规划建设三亚新机场、东方货运机场、儋州机场

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1日到达,全国主要城市4小时覆盖

海南以自贸港建设为统领,重点围绕“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

1小时轮渡跨海

海南四面环海,从内陆进出海南岛,除了坐飞机,跨越琼州海峡是必经之路。自海口经跨海轮渡与广东湛江链接,再通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方式通达全国。

海口新海港

新海港片区规划范围约5.1平方公里,分为新海港和粤海南港两个港区。

新海港是海南主要的客货滚装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为汽车100万辆、旅客600万人次。为满足发展需要,新海港启动建设海口港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工程项目,设计通过能力为旅客2200万人次,汽车320万辆次。该项目已于2020年11月开工,总建设期33个月。

新海港客运综合枢纽采取人车分流的方式,建有廊桥,采用无人售票、刷脸通过、二维码通关等技术,有效缩短候船时间,让琼州海峡通行更加便捷。

新海港客运综合枢纽建成后,规模比徐闻港综合交通枢纽更大,仅客运站的规模就有8.3万平方米左右,不仅接入高铁、城市地铁,还规划有出租车、长途客运、城市公交等交通用地,为旅客实现零换乘的体验。

粤海南港是进出岛火车渡轮过海的第一接轨站,火车到达港口后被拆解上船,到达对岸(徐闻县粤海铁路北港)后再开出来,被称为“隐形铁路”。

湛江徐闻港

徐闻港(湛江港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南山镇。2020年9月26日,徐闻港正式开港运营,设计车辆年通过能力为320万辆,旅客年通过能力为1728万人次,是目前全球最大客货滚装码头。

徐闻港作为对接海南自贸港的桥头堡,主要是为了对接海口新海港。徐闻港开港后,从新海港出发的客滚船可直线往返两岸海港,航程由24海里缩至12海里,通行时间由2-3个小时缩短至1小时。

【购票方式】

徐闻港和新海港购票采用统一信息系统联网售票:乘客通过关注琼州海峡轮渡管家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购票。

“四方五港”全面升级

海南基本形成“四方五港”港口格局,北有海口港、南有三亚港、东有清澜港、西有八所港和洋浦港。

《海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明确:

▶  重点支持海口、洋浦港做优做强,将洋浦港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集装箱中转以及油气化工等专业化码头为主的枢纽港,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衔接。

▶  进一步提升海口作为综合性港口,三亚以邮轮旅游为主的港口,洋浦以集装箱等外贸进出口为主的港口,八所港、清澜港、三沙港作为地区性港口的服务功能,形成层次清晰、分工合理、互补协同的港口格局。

▶  强化港口与铁路、航空等联程联运和无缝衔接,完善海口、八所、清澜等港口疏港公路通道。

加速融入全国高铁网

海南拥有世界首条环岛高铁,下一步将在现有环岛高铁基础上,规划建设洋浦至儋州铁路,规划研究海口至三亚中线铁路(建成后,海口至三亚旅程预计50分钟)。加快推进“海澄文定”“大三亚”两大经济圈的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争取“十四五”开工建设。

到2025年,海南高速环岛、海口和三亚之间1.5小时快速通达,高速铁路客运量4000万人次。

作为广东甚至中国内地对接海南的“桥头堡”,湛江正在加快交通网建设,未来将是五条高铁(深湛、合湛、广湛、包海、张海)的交通枢纽,其中包海高铁、张海高铁的线路直通海南。

湛海高铁是包海高铁和张海高铁通往海南的共线段,南端通过动车轮渡过海与海南高铁相连。

湛海高铁

湛海高铁,由湛江市出发,向南至徐闻轮渡过海,最后到达终点海口市。湛海高铁全程130公里,设计时速均为350公里,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湛海高铁与正在建设的广湛高铁,将共同组成连接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铁大通道,海南自贸港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江浙沪、京津冀等地将更加快捷便利。

包海高铁

包海高铁,北起内蒙古包头,向南经鄂尔多斯、榆林、延安、铜川、西安、安康、达州、重庆、贵阳、河池、南宁、钦州、湛江等,终点为海南省海口市。包海高铁全长23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建成后将成为南北高铁的“大动脉”。

张海高铁张海高铁,主要通过张家界、吉首、怀化、桂林、湛江、海口等热门旅游地区,全长11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该铁路已列入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计划”,它不仅是最美旅游铁路,也是连接长江中游、北部湾及泛珠三角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

加速连接全国高速公路网

※ “十三五”时期,海南“田”字型高速路网已全面贯通,实现“县县通高速”。

目前,全省公路总里程超4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255公里。

“口”字:G98海南环岛高速。

一竖:海口至三亚的中线高速。

一横:万宁至洋浦的万洋高速。

随着2020年底,儋州至白沙高速公路通车,以及三亚海棠湾至保亭高速公路主线通车,海南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

※ “十四五”时期,由“田”字型向“丰”字型+环线路网拓展升级。

“丰”字型:海口至琼中至三亚的“一纵”,北部文昌至临高、中部琼海至洋浦、南部陵水至东方的“三横”。

其中“丰”字型第一横——G360文昌至临高段高速。起点为文昌市,途经海口、定安、澄迈,到达终点临高县,全长约120公里,项目已于2020年6月开工。

环线:环岛旅游公路等环岛陆路。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被定位为“国家海岸一号风景道”,贯穿海口、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乐东、东方、昌江、儋州、临高、澄迈沿海12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把沿线滨海景点和驿站串成“珍珠项链”,主线全长999公里,该项目于2020年12月31日开工,计划2023年上半年完成。

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曾提出:未来海南要把三分之一的游客吸引到环岛旅游公路这条旅游“珍珠项链”上,把环岛旅游公路打造成海南省全域旅游标志性项目和传世之作。

海南现有连接内陆高速公路主要为沈海高速和兰海高速,两条高速均为我国高速公路网北南方向主干线之一。

沈海高速海口段是沈海高速和兰海高速在海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海南高速公路连接全国高速公路网的唯一通道。该路段起点位于海口新海港,终点位于G98环岛高速公路原疏港互通南侧,全长13.7公里,力争2022年底建成通车。

沈海高速海口段建成后,可打通新海港与G98环岛高速的快速通道,使得港口上下船的车辆可直接通过高速路网进出。更重要的是,项目将把海南与内陆通过港口与全国的高速公路网连接在一起,通过与海口的绕城高速公路的对接,与海南环岛高速连成一体。

沈海高速沿线经过沈阳、营口、大连、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宁波、台州、温州、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佛山、江门、阳江、茂名、湛江、海口等地,全长3710公里。

兰海高速沿线经过兰州、陇南、广元、南充、武胜、重庆、綦江、遵义、贵阳、都匀、河池、南宁、钦州、北海、湛江、海口等地,全长2570公里。

05

“4小时8小时飞行经济圈”初步构建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海南积极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区域航空枢纽,境内外航线及入驻航司数量大幅增长。

博鳌、永兴机场建成投运,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美兰机场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全省开通国内航线400余条,货运航线8条,执飞境外航线103条,覆盖韩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2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62个城市。

今年将推进美兰机场三期扩建和三亚新机场、东方货运机场、儋州机场规划建设。到2025年,力争民用运输机场达到5个,建成以海口、三亚、博鳌等机场为核心,其他机场和通用机场为补充的综合机场体系,成为通达全国,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枢纽。预计到2025年,全省机场航空旅客吞吐量将超过7000万人次。

名词解释

四小时八小时飞行经济圈:从海南出发,4小时飞行时间可以覆盖亚洲21个国家和地区约占世界47%的人口、所达经济体GDP约占世界的30%,8小时飞行时间可以覆盖亚洲、大洋洲和欧洲、非洲等59个国家和地区约占世界67%的人口、所达经济体GDP约占世界的41%。

资料来源:海南楼市在线


打印 】 【 关闭
关于海居 | 商务合作 | 诚征英才 | 法律声明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服务中心 | 联盟团队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2012-2015  HAIJUWANG.COM  海居网  版权所有 琼ICP备13002279号-1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007-9903 周一至周日 9: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