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前四个月里,房地产调控的力度以及强度都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到目前为止,从2021年4月中旬,本年度地产调控新规的次数就已经超过160次。其中在3月份,房地产调控新规的次数就高达48次,2月份45次,都超过了1月份的42次。因此从措施上来看,除了继续重申“房住不炒”以外,对限购限贷等新规可以进行强化或打补丁之外,购房中的违规行为也就将成为本轮房地产调控的焦点。
这就可以打击经营贷消费贷违规进入房地产,并且打出了一个集资炒房的“深房理”;另外城市严禁中介机构对学区房等进行炒作,经过一系列淡化学区房的措施降温;而集中供地也在一些城市开始推行。最新的一次调控来说也是热度不减的比如东莞,对住房销售价格变动又做了一些限制,并且也是有明确的规定:在同一批次不同幢(栋)申报均价相差幅度不能超过10%,同一幢(栋)单价最高跟单价最低的住宅单价相差幅度也就不超过25%。调控精细化到了这个程度以后,也是挺用心良苦的。
因此,对于一些热点城市来说,尽管调控的严厉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但看涨房价的预期在短期内看来也是很难可以轻易改变的。在如今,房地产已经不是最好的投资方向了,投资房地产不需要智商的时代结束了,房价在波动也是一种常态了,要想经过投资房地产赚钱也是已经很不容易了,需要更专业的研究。对于习惯了在过去20年房价长期来看涨周期的人来说,这些貌似都是在警告你似乎对他们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
为什么?理由就在于,多数人一直有个错觉,房价要是真的下跌高管肯定是会介入调控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这句话说,起来就觉得很简单,但是行动起来就觉得很难,当房地产变为地方创收以及稳增长的工具以后,目前的新规体系也都不是在围绕着居住,而是说在循环着怎样把这个支柱产业发展起来。所以说,在建立长效机制之前,就要积极的应该对房地产的新规目标来改变。
这也就需要一次制度的彻底重建起来,而不是在以前把房地产作为创收工具的废墟上来建立长效机制,假设要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建立,房子依旧还是不能成为住的本性,房地产依旧、还是会成为支柱产业以及创收工具,房地产之所以调控频发就是为了“稳”。
结语: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的依据,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继续留意海居文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