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文化
打造“一先行区、三基地、一窗口”,即将海南建设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先行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世界文化艺术品交易基地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具体指标为:到2025年,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大于等于400万、文化馆(站)年服务人次大于等于1500万。
广电
体育
打造“两区一中心”,即将海南建设成为全国体育改革先行示范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一带一路”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具体指标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大于等于36%、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平方米。
提升供给侧产品品质
树立整体旅游品牌。将海南作为整体旅游目的地进行宣传营销,树立全省旅游整体品牌,进一步深化“阳光海南 度假天堂”品牌影响力,突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世界最大自由贸易港”等海南独有的品牌优势。
加快示范区建设,打造海南全域“大景区”。加强对各市县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根据国家关于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创建要求,力争全省除三沙外18个市县中的70%(即13个市县)成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利用热播影视剧借势营销,打造海南“互联网+影视+旅游”IP。
强化旅游交通联动,实现“处处有旅游”。
●强化旅游交通的连接功能。
加快建设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串联沿线景区景点,塑造公路景观,打造“交通+旅游”公路景区。
●丰富公共交通的旅游功能。
在环岛旅游公路及其他主要旅游廊道沿途科学规划一批特色旅游服务区和自驾车房车营地。
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
强化“非遗”产保护与传承
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和“非遗+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
繁荣艺术创作和生产
加强艺术创作引导,促进优秀艺术作品创作。扶持传统艺术创新发展的同时,打造现实题材艺术精品。加大文艺创作配套支撑。提高艺术科研水平。
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推进文化文物和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