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会过着怎样的生活?12月初的海南五指山,暖冬余晖洒在68岁的北京退休教授单大爷身上。他和一群老伙伴,正在此处一家森林康养基地里边散步边说笑。即便儿女不在身边,单大爷也很少感到孤单——一日三餐有人照料,全天排满各种休闲活动,不舒服时有医生和护士看护,基地里还有各种中医疗养项目可以享受……这样的老年生活,是否也令你动心?目前,养老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之一。
而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有效融合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为解决养老难题提供了新路径。但“医养结合”尚属新生事物,国内各地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海南,当前已建立了20家医养结合机构。未来,在政府、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资本的共同发力下,围绕“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目标,海南还将打造出怎样的新图景?
《这样的养老你动心吗》
一个特殊的科室,老人的病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需要多学科汇集治疗,老年病科因此而生,当你看到医院里挂着“老年病科”的牌子时,是不是心里会打个问号,这是治什么病的?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林莉也经常被这样问:“老年病科到底是什么科?”“多数老人身患多种疾病,相比其他患者群体,需要多学科汇集的治疗方案,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曾经,林莉在工作中发现,不少老年患者常常周转于不同科室,身上的病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有些老人因为一些大病做了手术,术后康复不好,反而加速了死亡,这让我们感觉到很痛心。”2010年,林莉从北京学习回来,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创办了全省第一个老年病科。在国内,她也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11年过去了,在该院老年病科治疗过的许多老人,只要生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老年病科。蒋阿婆不久前摔倒了,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脊椎外科做了手术。但阿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还曾出现过脑梗死,术后血压一直居高不下。
为了更好地康复,蒋阿婆转到了老年病科。在这里,有专门的康复师指导阿婆进行术后锻炼,有中医师用按摩帮她解决术后便秘问题,科室里的医生重新为她调配用药,还指导蒋阿婆的儿子,回家后该如何照护老人、如何进行饮食调理。在如此精细化的护理下,术后7天,蒋阿婆的血糖、血压就平稳了,也能自行站立了。
“老年病科的核心是多学科管理,管病人也管家属,细化到怎么吃、怎么走路等都有指导。”林莉说,随着多学科管理效果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了老年病科,医院其他科室也常邀请老年病科参与老年患者的综合会诊和康复护理。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护师在帮住院患者活动双脚。如今,该院老年病科时常一床难求。
这种变化还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以前老年病科招的研究生都是调剂来的,但从去年开始,有人主动报我的研究生,不少学生发现,老年病科还有很多基础的东西可以研究,有发展空间。”林莉还提到,科室患者中,有不少是慕名而来的“候鸟”老人,越来越多人有了借助“医”来实现“养”的诉求。在林莉的计划里,未来,老年病科的医生和护士还将下沉基层开展老年病指导,并与社会养老机构合作,将专业的医疗技术、手段融入养老服务中。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60%以上。“我省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通过转型或扩建等方式,积极发展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等医疗机构和服务。”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处负责人介绍,2021年4月省卫健委印发的《关于加快老年医学科建设的通知》给出了具体时间表,2022年省级各综合医院要设立老年医学科,2025年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设立老年医学科,有条件的各专科及其他医疗机构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一家专业的机构,海南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养结合产业,社会养老机构亦可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单大爷每年冬天都会到五指山市仁帝山雨林康养基地待上半年。在这里,他挺忙的。“早餐后散步,然后写书法,下午打台球,晚上散步、跳舞、看新闻,日常生活那叫一个丰富!”单大爷一口京腔,透着慵懒惬意的劲头。他不光自己在海南养老,还招呼北京许多老伙伴来,“咱这叫抱团养老,吃得好,住得好,环境好,还有医生给保障着,在这儿冬天我就一单褂,甭提多舒服了!”。
单大爷话茬一开,其他老人也凑热闹地说起对海南养老环境的喜爱,“我慢性支气管炎,来海南后,啥药都不用吃就舒服了,一回老家就不行!”“对对,我血压高,到这儿也平稳了!”他们所在的仁帝山雨林康养基地,是被国家四部委遴选为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的养老机构,占地180亩,提供住宿、餐饮、运动、康复康养、医疗等服务。为了做好医养结合,基地还设立了一级医疗机构,内设康复医学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针灸科、理疗科、内科、外科、营养科和药剂科等临床和医技科室,住院处病房有20张床位。
在这家医养结合机构里,老年人除了能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外,还可以享受更多专属康养服务,比如房间的朝向、卫生间的把手、餐厅的菜单等软硬件设施,都围绕老年人需求而设计。基地还为老年人提供体质辨识和亚健康筛查等一系列检测评估,以及药浴、盐蒸、足浴、中药熏蒸等特色服务。
在五指山市仁帝山雨林康养基地,老人正在制作绢花。海南日报记者 “五指山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负氧离子高,对于老人再适合不过了。”仁帝山雨林康养基地负责人李东科说,10年前,他决定开设养老机构,用3年时间考察,最终选址海南五指山。在李东科的设想里,基地将充分发挥五指山“森林氧吧”的天然优势,专注于慢病康复和长寿管理。“海南医养结合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原则,积极营造医养结合投融资环境,引导市场资本有序投入。”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负责人介绍。为优化医养结合的营商环境,取消相关设置审批,2020年,省卫健委与省民政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海南省医养结合机构筹建指导意见书(试行)》,其中规定,养老机构申请设立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申请设立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实行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申请设立三级医疗机构的,应当向省卫健委提交申请,省卫健委依法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此外,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如申请设立养老机构,可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经营范围来开展养老服务,不需另行设立新的法人,不需另行法人登记。
一份强大的保障.“吕教授,您觉得这里好不好?”12月3日,海南日报记者来到三亚市中医院养老服务中心,见到了在这里常住疗养的85岁的兰州大学退休教授吕奶奶。虽然因为耳背有些听不清人说话,但吕奶奶一直抓着该院重点学科办负责人寇志雄的手,不断重复道:“这都跟自己家里人一样,对我们特别好!”吕奶奶的儿女在外地工作生活,老两口多年前就在三亚安家养老,一直由保姆照料日常起居。但自从吕奶奶不小心摔了一次后,儿女便一直提心吊胆着。2021年7月运营的三亚市中医院养老服务中心,解决了一家人的后顾之忧。吕奶奶和老伴儿住在这里,不仅有三亚市中医院医护人员24小时轮值照顾,每日检查身体状况,还有经过中医护理培训的护工贴身照顾日常。前不久,吕奶奶心脏不舒服,养老服务中心通过绿色通道将她送到三亚市中医院本部接受治疗,全程有中心护工陪护。“我儿子定期来看我,他特别放心,因为这边都是医生和护士守着我们。”吕奶奶说。
作为三亚首家由公立医院主营的养老机构,三亚市中医院养老服务中心背靠“先天优势”,有专业队伍,可以提供众多中医理疗服务,还成立了专家库,可以在心内科、脑外科、老年科等领域开展急诊、急救服务。中心设置150张养老、医疗照护床位,根据每位老人的医疗照护需求,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来收取护理费。“旅居养老、社区养老多数针对活力老人,但70岁以上的老人,对于医疗养老是刚需。”
寇志雄介绍,公立中医院涉足养老产业,可以发挥中医在养老领域的优势。中医药对老年慢性病、多发病的防治,以及在老年康复保健领域的独到优势早已被业内认可。12月1日在三亚举行的海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现场会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海南气候资源和海滨度假资源,开展“中医药+养老”服务,这也是全省公立中医院拓展服务的一个重要项目。
目前,海南大多数公立中医院已开展养老服务,比如白沙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了茶城医院,开设了40张养老床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与当地福利中心养老院签订健康养老服务协议,定期安排医生到养老院坐诊等。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负责人表示,要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开展医养结合,以医助养,这是大势所趋,海南在优越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将进一步探索国内医养结合的海南样板。
结语: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的依据,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继续留意海居文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