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陆域小省,陆域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为全国各省最小,但却是海洋大省,受权管辖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全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海洋,是海南的突出特色和比较优势。海洋经济是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构建自贸港现代产业体系的潜力和广阔空间的重要力量。靠海而生、向海而兴一直是海南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和有力支撑。
近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经济在海南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十三五”期间,海南省海洋生产总值由1005亿元增长到1536亿元,年均增长8.85%;2020年,海洋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7.8%,接近全省经济总盘子的三分之一。海洋旅游业、海洋油气产业、海洋航运物流业、海洋渔业等均有明显发展进步。不管是中央12号文件,还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方案,均明确要求海南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特别是深海。
多重发展机遇叠加 促海南省摆脱“海洋经济小省”旧称
一直以来,“海洋经济小省”与海南“海洋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十四五”期间,建设海洋强国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涉海需求快速提升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等多重机遇,将推动海南省海洋经济健康发展。
目前《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已提出构建“南北互动、两翼崛起、深海拓展、岛礁保护”的蓝色经济空间布局。同时优化沿海海洋产业布局——北部打造海洋现代服务业增长极,南部打造海洋旅游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西部打造临港临海绿色工业发展带,东部打造高质量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带。
海南还将抓住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培育壮大附加值高、成长性强的海洋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补足海洋经济短板。争取至202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3000亿元,实现年均增长14.3%,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贡献。
多产业集群齐头并进 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十四五”期间,海南省将打造海洋旅游、现代海洋服务业等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和海洋渔业、海洋航运、海洋油气等百亿级产业集群。
在发展海洋旅游方面,海南将围绕构建“一中心、三天堂、一高地”的旅游发展目标,通过供给侧、需求侧、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三个方面,支撑海南省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际知名度假天堂、康养天堂、购物天堂和会展高地。
其中,升级滨海度假产品质量十分必要。海南将在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琼海市等地培育、引进高品质国际滨海度假旅游项目,举办海洋旅游国际论坛,打造大型海洋主题文旅综合体。围绕海洋文化,融合发展购物、养生、娱乐、运动等度假旅游产品,发展海洋美食文化消费,引导滨海观光向滨海度假发展。此外,积极推进近海休闲旅游、探索发展远海观光旅游、大力发展邮轮游艇旅游都将是海南在发展海洋旅游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
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方面,“十四五”期间,海南省将积极引导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打造“南海深蓝渔业”和“南繁水产种业”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渔业,全面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资源节约,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发展道路。
在海洋化工业深入拓展方面,海南将坚持“陆海统筹、由浅入深、以近养远、远近结合”原则,推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海、远海拓展;鼓励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吸引民营企业和国际油气公司参与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据悉,中国海油陵水17-2气田项目建成投产,高峰年产天然气约33亿方,后续将进一步加快新的气田区块开发建设,争取有更多气田在“十四五”期间投产。
目前,海南省具有92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下一步产品将向航空煤油、低硫船用燃料发展。未来海南油气化工产业主要发展方向是,延伸油气化工产业链,大力发展高端新材料,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和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海南正立足发挥南海油气资源、自贸港政策优势,开展研究工作,将洋浦开发区、东方临港产业园围绕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发展新材料的路径,努力打造绿色化工新材料全产业链基地。
多物种和谐栖息 海洋生态好转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海洋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维持者,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海南省拥有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海藻场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周边海域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也是绿海龟、玳瑁、中华白海豚、大砗磲等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十四五”期间,海南省将继续推进《海南省国土空间规划》《海南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规划》的编制实施,划定并落实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岸带建筑退缩线;加强海岸线分类保护与利用,加强围填海管控。同时,根据海南省海洋生态系统现状、特点和生态问题,规划在沿海市县重点开展6类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项目。
资料来源:腾讯网